扬帆已起航,奋斗正当时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考备考工作,科学、有效、准确地把握中考最新命题趋势,全力攻坚2022年中考,进一步提高初三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5月7日下午,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在我校开展了以“聚焦备考、精准施策、务实笃行”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包括课例观摩、专家点评、专家讲座、一模质量分析四个流程,采取“线上+线下”双联动的形式开展。
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广州市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化学教研员钟慧萍老师,广州市花都区教师发展中心温利广老师,增城区各个兄弟学校百余名化学老师以及本校初中部领导和化学科老师。

01教师说播课
我校高小莉老师
高小莉老师的说播课的课题是《微观作图、图象分析和计算(16题)讲评》。

环节一,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帮学生建构了微观作图的一般思路,并把模型应用到其他化学变化和问题中,同时引导学生如何搭建知识储备和应用的桥梁。
环节二,引导学生如何定性和定量分析图象,并通过实验探究和微观探析建立了多物质混合反应分析的模型,并利用元素守恒简化计算。
环节三,利用建构的模型,预测其它多物质混合反应的现象并进行实验验证,微观解释和建立图象。本节课高老师用了较多的建模思维和实验探究,强化了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讨论展示,促进方法的内化和学生输出能力的提高。

吴有娣老师(香江中学)
香江中学吴有娣老师的说播课的课题是《实验探究(19题)讲评》,充分运用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去展开,优化。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从试卷分析到学生分析,再到方法归纳和变式训练。

亮点一,前置作业《考后自省表》让学生自查自省,对考查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亮点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回归课本、追本溯源、检索深化相关知识,复习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形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情境过渡,从熟悉到陌生,为学生搭建支架,降低畏难心理,建构模型。
亮点三,针对原题应用模型,有序、模块化分析。

02专家点评和讲座
花都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温利广老师线上进行了客观而精辟的点评与指导,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的说播课符合新课标要求,环节紧凑,务实高效,有创新,有针对性。
随后,温老师进行了主题为《观念统整和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主题式单元复习教学》讲座,既有理论引领,又有案例分析,简直满满干货!

在整体架构中培养学科基本观念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可迁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我们分享了温老师自己教学的四个案例:
案例1: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案例2:再识元素;
案例3:酸碱盐的组成和性质专题复习;
案例4: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设计思路)
温老师在讲座中提出了,应当顺应中考试题命制改革的趋势,突出学习的意义,凸显学科的特点,彰显学习的本质,紧跟时代的步伐,引来在座老师的强烈共鸣。温老师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在场的老师仍然意犹未尽。
03专题总结报告
最后,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钟慧萍老师作了《聚焦备考、精准施策、务实笃行》的专题报告。

钟老师透过数据看真相,从试卷均分、难度、区分度、信度各校均分数据,以及超均率和超均率变化情况对各个学校做了动态分析。她指出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给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备考策略:
1、重视教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夯实基础
2、研究中考,构建模型,举一反三
3、问题驱动,落实学科观念,建立宏-微-符三重表征
4、重视实验教学,培养证据意识
5、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
6、把握课型特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7、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抓两头促中间
8、加强数据分析,提高教学针对性
9、加强学习、研讨、交流,助力提升
10、克服实验教学障碍,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本次教研活动的召开,得到了教研员钟老师和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同行们的无私帮助,提升了我校化学组的教育教研水平,为接下来我校中考化学的备考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充满信心,争取打赢中考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