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第二届说课比赛
真知灼见言犹在耳
热烈研讨历历在目
羊城春日,在暖风吹拂下,有万物的生长,也有成长的我们。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培养青年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激发广大教师深耕课堂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展现我校初中部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2022年3月31日,教务处举办了“初中部第二届说课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各位青年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围绕着教材、学情、课标、重难点、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参赛老师合影)
杨景芬老师//语文
“赏人知品质,悟人明情思”——《老王》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杨景芬老师对教材、课文、学情进行分析,确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通过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对老王的形象刻画和杨绛的愧怍情感进行系统性探究,营造了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读——品——悟——写”的散文教程。

(杨景芬老师说课)
宋燕老师//语文
宋燕老师说课的篇目为《社戏》,她在教学过程重点体现本单元的“民俗文化”的阅读主题,理解民风民俗的价值意义,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把握小说主题:其实社戏未必真好看,主要是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神往,在“我”心里的一角永远保持着对乡民的爱、对家乡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

(宋燕老师说课)
胡振华老师//数学
胡振华老师的说课内容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 、教学教法、课堂设计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
他着重讲解了学情分析、教学教法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立志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爱思考、爱讨论、会总结的优秀青少年。同时将数学思想和“读思达”教学法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形结合的能力。

(胡振华老师说课)
刘振老师//数学
刘振老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引入——小组合作——总结运用”为主线,引导学生运用“动手操作——思考讨论——归纳证明”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从正方形的定义、性质、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区别与联系与正方形性质的运用进行讲解,最后进行拓展,课后思考题再进行拔高。

(刘振老师说课)
姜瑜老师//英语
姜瑜老师通过《the unknown world》这篇文章,让学生以外星人的视角,体会当人类从地球来到其它星球时,本星球居民的反应及情感,并从中了解太空探索并激发起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姜瑜老师带着学生从人物对话和行为细节中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和情感态度,为故事续写输出做好充足的知识和思维储备,降低任务难度。

(姜瑜老师说课)
黄丹老师//英语
黄丹老师带领着学生阅读“一滴水”和女孩Dora的对话,揭示水从自然界进入家庭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水资源的珍贵,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使学生了解水的“旅程”,并让其能将水的“旅程”用英文表达出来——用这条主线串联了整节课。

(黄丹老师说课)
李素娜老师//物理
李素娜老师本课共分3个环节:感知浮力、分析原因、探究影响浮力的因素。
第一环节,学生将易拉罐压入水中,感受浮力。第二环节,利用兵乓球和去底的透明塑料瓶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第三环节,让学生经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提出猜想,记录数据,获得结论。最后观看天宫课堂,让学生在天地差异中感知科学的奥秘。

(李素娜老师说课)
李杏老师//历史
李杏老师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以隋朝的统一、巩固统一和灭亡为三大子目,旨在教学中体现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与逻辑。
再通过大量直观、生动的史料,如视频、图片、地图、文字等,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隋朝的统一和开通大运河,攻克难点:科举制,最后进行课后小结。

(李杏老师说课)
童峻老师//生物
童峻老师按照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童峻老师说课)
吴永英老师//道德与法治
吴永英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依法行使权利》依据《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基于学情,以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进行教学。
吴永英老师主要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究讨论、小组展示等环节完成授课,让学生有时间阅读、思考、表达,让知识通过输入、整合、输出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吴永英老师说课)
胡新宇老师//美术
胡新宇老师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遵循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学中,融入北京冬奥会的主题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水墨新技法和创作个性作品 ,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观察、想象、实践、感悟、探索、归纳、交流、运用和创造的过程。

(胡新宇老师说课)
从教伊始,踏石留印。各位参赛教师用清晰的教学思路、超前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创新的思维和精炼的语言将无生课堂演绎得有“生”有色!

(赛后评委合影)

(评委和参赛教师合影)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近几年,课标新修,“双减”新政落地,新的教学方法迅猛来袭,可是咱们老师不畏挑战,在一场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中,自觉构建“教学高地”,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只为学子们提供最优的教育。